您当前位置:首页>>顺德名厨
世界中烹联国际评委
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
中式面点高级技师
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三八红旗手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式面点专家组组长
人物简介
徐丽卿,1953年出生,顺德媳妇。1969年入行,在厨界兢兢业业,获奖无数。业界誉她为“点心泰斗”、“点心女状元”。担任广东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式面点专家组组长己近20年了。主要是对省,港,澳地区各级中式面点师技能鉴定的培训,指导及考核,并参与各级教材编写和国家及省题库编写,制订了粤菜师傅培训标准和课标,共计培训了上万的点心技术人员,有的己成为省内各地的首席技师,将点心制作的技艺传承下去。
16岁入行勤恳作业进步神速
1969年,年仅16岁的徐丽卿初中毕业开始学厨,她的师傅是当时大同酒家名厨谭鸣,她向他学习传统点心制作。
“当年的中式面点使用面广。”她回忆说:“从早到晚、从早茶、午市、下午茶、晚市和夜宵均必不可少。”不过,当年机器设备并不发达,厨师需要每天凌晨2点多就起床准备材料,为早市做好准备。一天下来,相当劳累。
当时做学徒也相当艰苦,由于机器简陋,制作面点更多的是需要手工技能。徐丽卿在厨房接受高强度的工作,但她并不认为这是苦差,因为她对面点制作相当感兴趣。她勤恳地耕耘,大师傅们也更愿意指导她,其技术进步神速。
2年后,徐丽卿参加广州饮食行业技术性竞赛,第一次参赛就获第一名。一年后,她获评“老中青三结合技术评委会”的青年委员代表。她说:“当时经常会和技术评委会的其他专家一起到各酒楼茶馆开展中式面点的现场实操和答辩评判工作,真的是大开眼界。”
徐丽卿在点评中,接触到不同年代风格的点心,她耐心向前辈学习,且将知识一点一点记录到笔记本上。当前辈们下需要帮忙时,她义不容辞地协助他们整理重视面点的讲义和教材,从中学习不少实用知识。
1983年,徐丽卿晋升为大同酒家点心部主管。期间,她作为技术骨干,单位送她去学习全面的面点理论。她考取高级点心师,获中式面点师资培训资格,这打开她中式面点教学研究道路。
比赛路上屡攀高峰
徐丽卿在她的厨艺生涯中参加过不少大型比赛,且都取得不俗成绩。
1988年,她作为广东唯一的女选手参加全国第二届烹饪大赛,所创作的3款点心均获奖牌,其中“银鱼戏春水”获金牌,“宝鸭穿彩莲”和“荔甫香芋角”获银牌。1993年参加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与队友合作,夺团体金牌。1990年在卢森堡参加第六届世界烹饪杯大赛夺得团体金牌,她获面点个人赛银牌两枚。1993年在日本参加第二届中国料理大赛,她和队友创作的“羊城锦绣”获模范作品展台奖;她现场表演的“宝鸭穿彩莲”获名厨师表演奖。她组织制作的大同酒家中秋月饼,在1992、1993年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的月饼随机抽样评比中均获金牌。
记忆深刻的是在卢森堡的那次比赛,当时由于条件艰苦,压力非常大。“首先,我们带着原材料转了5次飞机才到卢森堡,历经20多小时。”徐丽卿说:“我们做的是中国风主题,中间摆放大宫灯,四周是中国元素,如满洲窗元素做成的底座,承托住我们的点心和菜。”他们就住在领事馆,没有大焗炉,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做起来再拼凑。没有大蒸笼,就将房间里的木抽屉全部拿来当蒸笼载食物上车运到赛场。他们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就是为做好这场比赛。最终,中国菜彻底征服西餐评委,获团体金牌。
她还多次前往比利时、美国、日本、韩国、港澳及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表演、授课和交流,为中国烹饪和广式点心在世界和全国弘扬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业界称她为“点心女状元”,她那灵巧的双手还入选为“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她在国际大赛中的出色表现,为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相关材料以及她的手模被广州国家博物馆、广州国家档案馆收藏、铭刻。
出版著作 培育人才 推陈出新
2002年,徐丽卿被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聘为国际评委,多次在世界烹饪大赛、全国烹饪大赛和香港厨艺大赛中任评委,历任省和各市烹饪大赛的点心裁判长。2004年,她考取专业教师资格证,兼任多家院校和机构的专业顾问和教师,并与专家组成员著书立说,编写了《广式面点教程》和《中式面点技师、高级技师复习指南》,为培养中式点心技术人才和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此外,她参与编写和出版的《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培训教材》、《中式面点工艺实训》等一批著作也相继面世。
近年,在徐丽卿带领下,一批中式面点职业技能鉴定的专家在粤港两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专家均是分量十足的业界人才,他们当中有获得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金奖的,有获得全国月饼技术大赛金奖冠军的,有获得全国面点大赛金牌的,有获得能工巧匠称号、创新技术能手称号的等等。
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将烹饪知识传授给后辈。中式面点职业技能鉴定作为粤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大珠三角竞争圈中起着领头羊的带动作用。
对于广式点心的创新和发展,她认为必须以保留其传统精髓为前提,再融入新元素,成为新品。例如,水牛奶蛋挞,就是保留蛋挞的传统做法,加入水牛奶这种新元素创新的点心。
目前,徐丽卿还活跃在点心技艺传承和创新的路上。她说:“新工艺、新技能、新设备、新知识让中式面点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极大促进产品的相互传播,更让中国美食走向世界。”她认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光提高自己,更要将中华美食的传统精髓与创新发展好好总结,发扬光大。